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成功举办2024“State of STL”年度发展报告暨新年晚会


2024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举办了2024“State of STL”年度发展报告暨新年晚会,STL师生、校友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回顾STL一年来的成就与进步。此次活动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学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跨国法律学术研究及社会服务领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展示平台。

嘉宾签到并领取抽奖券


执行院长Mark Feldman教授在年度报告中回顾了STL师生和校友在过去一年中的杰出成就。他详细阐述了学院在教学、学术研究、法律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学院在推动跨国法律学术发展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方面的贡献进行了总结。Mark院长还强调,STL始终秉持创新、雄心、开放与好奇心的精神,积极推动全球化发展,继续在涉外法学教育和跨国法律研究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致力于应对未来法律教育和研究的新挑战。


执行院长Mark Feldman进行“State of STL”主题致辞

学生|多元培养·国际视野

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法学教育的引领者,其中,STL独树一帜,成为全球唯一一所结合普通法教育(J.D.)与中国法律硕士教育(J.M.)的法学院。学院在案例教学、专业课程设计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此外,STL还开设LL.M.项目,学生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强化其国际化特色。

STL课堂广泛应用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结合案例分析、法律诊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分析、创新解决问题和说服能力,提升其法律实践技能。学院通过“State of STL”、校友返校大会、模拟法庭竞赛、朋辈辅导计划及海外学习项目等多样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全球竞争力,并提升学院的影响力。


过去一年,STL学生在学术研究、法律实践及公益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8月,《北京大学跨国法律评论》(Peking University Transnational Law Review)重新启动,成为跨国法律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模拟法庭竞赛是培养学生法律分析和辩论技能的重要平台。2023-2024赛季,34位STL同学代表学院参加17个国内外赛事,2024-2025赛季参赛人数增至44人,参与26个赛事。国法学生在多个全球模拟法庭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包括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Willem C. Vis(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史丹森”国际环境法模拟法庭大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等。

在法律实践与社会服务方面,学生公益法律协会(PILF)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受理89余件案件,撰写78篇法律意见书,提供超35万字咨询意见,服务覆盖28个省市,获得20余封感谢信,并荣获北京大学“十佳社团”称号。

校友|多元发展·行业引领

尽管市场变幻莫测,STL2024届毕业生依然在就业市场表现亮眼,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就业领域涵盖律师事务所(22%)、国有企业(33%)、政府及公共组织(30%)、工商行业(12%)及升学(3%)。毕业生的工作地点遍及深圳(22%)、北京(21%)、上海(18%)等主要城市以及其他中国大陆地区,展现了广泛的地域分布。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意大利、巴西、俄罗斯、尼日利亚、韩国的五名LL.M.毕业生选择在中国从事法律相关工作。


2024年,STL校友在各自领域继续发光发热,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法律行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易炜铭(2017届)和王茹(2018届)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 (WTO) 电子商务谈判;梁少卿(2013届)被任命为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区长;吴涵(2012届)荣获2024年《亚洲法律杂志》(ALB) 中国十五佳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律师,以及2024年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 数据安全与隐私领域“领先律师” 称号;张浩淼(2013届)获评《Legal Band》2024年“中国律师特别推荐榜15强(游戏与电竞)”、2024年度“客户首选:新锐合伙人15强”等,其代理的案件获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五周年十大影响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10件人民法院交叉执行典型案例”等 ;刘淑杰(2014届)荣登The Legal 500中国最具影响力总法律顾问榜单(2024)。


师资|跨国研究·国际贡献

STL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推动了推动了全球法律学术界的发展和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我院教师在人工智能、数字法学、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知识产权法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参与国际研讨会和发表学术研究,不断推动跨国法律合作与创新研究。

2024年,荣休院长Philip McConnaughay教授和Asif Qureshi教授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执行院长Mark Feldman教授在2024世界仲裁最新动态大会中国站主持小组讨论;副院长茅少伟当选为深圳市法学会常务理事。此外,学院教师在气候变化、国际知识产权、跨国法治发展等领域发表了多项影响力演讲,强化了学院在国际法律研究中的话语权。

2024年,学院迎来五位新常驻教授,来自葡萄牙、加拿大、中国、阿根廷和美国,进一步加强了我院在国际经济法、国际争端解决、比较法学、国际刑法等领域的学术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法学小课堂》的创刊,这一由我院茅少伟教授与北大法学院刘哲玮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编的项目,立足北大法学的教学阵地,汇聚法学教师的知识精华,为初学者提供易于理解的法学读物,进一步促进了南北联动,体现了北大法学院与我院在法律教育与研究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社会服务方面,2024年我院成立了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CRILS),由黄卉教授担任基地负责人。该基地积极参与智库服务,推动法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通过组织高端研讨会、座谈会等,基地为深圳市及其他地方政府、法务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法律政策建议,涉及中企出海法律服务、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

此外,学院通过举办系列学术活动进一步推动全球法律学术交流,如9月的“比较人工智能法律国际研讨会”,以及10月的“涉外法治与司法案例库建设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球法学界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促进了法学界与实务界的深入交流与合作。12月,学院又成功举办了“中国公司法的重大改革:法律与商业影响”座谈会,邀请了知名学者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新公司法对商业实践的深远影响。


现场|好戏连台·幸运降临

2024年的“State of STL”年度发展报告暨新年晚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师生、校友和嘉宾之间一次温馨的聚会与交流盛宴。除了精彩的报告与回顾,本次晚会还安排了丰富的文艺演出,展现了STL师生的多才多艺。每一场表演都充满了激情与创意,激发了全场观众的共鸣,也体现了STL大家庭的独特文化和无限活力。

晚会伊始,何家欣等同学带来的器乐演出《Embrace the Journey》以其悠扬的旋律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让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Kivia Xavier深情演绎的《Love on the Brain》独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Sang Yop Kang教授亲自作曲并演奏的钢琴曲《Lighthouse in Rain: Hope in Difficulties》,时而激昂、时而柔和,仿佛暴风雨中的灯塔,坚定地散发着光芒,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清北合唱团带来了振奋人心的《Try Everything》,和谐的声部和鼓舞人心的歌词,激励每一位STLer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赵雨婷等带来的舞蹈《Whiplash》,用充满视觉冲击的动作展现了STL学子的活力与热情。





电声乐队的精彩演奏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他们演绎的《舒伯特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 D.929》、《Sway》和《Lover》,赢得了阵阵掌声。





除了丰富的文艺演出,晚会还设置了三轮抽奖环节,丰厚的奖品和惊喜的揭晓,使现场氛围更加热烈,也让每位观众都感受到了STL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晚会为在场的师生、校友及嘉宾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大家分享彼此的故事与感悟,畅谈未来与发展。









随着晚会圆满落幕,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开启了新的征程。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影响力,培养顺应全球化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法律人才,为全球法治建设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陈如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