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回顾:“法商对话”第一期|企业出海:境外布局与争议解决


2025年9月20日,由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校友办及校友会、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校友会和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友会协办的“法商对话”第一期活动——企业出海:境外布局与争议解决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仲裁院前海总部国际仲裁大厦举办,共计2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同时也是中国华南企业法律论坛(South China Business & Law Forum,简称B&L Forum)之“SCIA开放日”系列活动。

在开幕致辞中,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表示,仲裁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SCIA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一直并且将继续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持续创新规则,帮助中外市场主体有效防范风险、公平解决争议,并将继续发挥中国华南企业法律论坛等平台的积极作用,促进法律界和工商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王鹏飞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法律和商业不再是简单的支持关系,而是深度融合、互为驱动的战略核心,北大汇丰商学院将继续发挥商界“军校”的作用,为企业培育全球化人才、顺利开展全球化经营、解决全球化风险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执行院长、SCIA仲裁员Mark Feldman表示,“法商对话”专业活动具有很高的价值,北大国际法学院(STL)将继续与SCIA和北大汇丰商学院等学术界、实务界的伙伴携手,更好地促进中外法律界、工商界交流合作。



本次活动由SCIA国际合作与发展处(自贸区仲裁处)副处长迟文卉(STL2012级校友)主持。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创新创业中心执行主任、EDP企业家培训与高管教育项目办公室主任张坤指出,法律与商业在国际化拓展中不可分割,企业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制度等宏观环境,并主动调整自身策略进行本地化,海外发展是一个波动的过程,企业需具备长远眼光和应变能力。



奋迅·贝克麦坚时(Baker McKenzie Fenxun)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旭(STL2008级校友)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他从法律实务角度,系统剖析了企业面临的八大核心风险,包括投资模式选择、东道国国家安全与反补贴审查、负面清单行业限制、公司治理差异、土地厂房使用、知识产权保护及本地雇佣劳资关系等。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涵(STL2008级校友)指出,数据正同时面临“污名化”与“合法化”的双重趋势,其监管动因深植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政治竞争三大维度。他强调,企业出海在数据与AI合规上应避免盲目跟随行业巨头路径,而需注重行业差异性。



广发银行前海自贸区支行行长王艳(北大汇丰商学院2005级校友)则从金融实务角度,为企业出海指明了关键的跨境金融工具与路径。她从跨境融资工具、跨境结算工具以及附加配套工具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多个实用金融策略,包括NRA贷款、跨境并购贷款、跨境担保、跨境电商以及汇率工具等,为企业国际化进程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与风险管控方案。



 在圆桌讨论环节,一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古黛(STL2008级校友),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SCIA仲裁员路彬(北大法硕2007级校友),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枫(STL2010级校友),思摩尔国际法务负责人刘淑杰(STL2014级校友),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宇先(STL2011级校友),汇仲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泽宇以“企业出海法律风险与争议解决实务解析”为题,从制裁、跨境调查、跨境诉讼、国际仲裁及国际投资仲裁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与分享。


古黛

路彬

赵枫

刘淑杰

赵宇先

黄泽宇

会后,境内外来宾参观了国际仲裁大厦(SCIA Tower),近距离了解国际仲裁在深圳经济特区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