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 STL校友会北京分会非诉板块交流会第一期圆满举办


2024年7月13日下午,STL校友会(北京分会)非诉板块交流会第一期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校友会北京分会主办,线下+线上70余位校友聚焦“经济新常态下,非诉业务的探索与出路”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专业交流和思想碰撞。

本次活动共邀请七位校友作为嘉宾进行分享。这些嘉宾校友分别来自内所、外所、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等不同企业或机构,所涉业务领域涵盖了投资并购、合规审查、互联网平台、资管业务、税务筹划以及数字商业出海等多个方向。嘉宾们就非诉业务面临的困境、非诉业务的精进之路、非诉业务律师/法务的职业发展、非诉业务转型等话题作出了倾囊分享。

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席组织方和分享嘉宾,彭奕然(2010级校友)介绍了自己分别从事律师和投行业务的不同工作经历,建议校友们在业务转型中注重平衡个人兴趣、转型策略和市场需求。他指出,非诉律师探索业务多元化尤为关键,非诉律师对交易的深入理解在非诉和诉讼业务都可以得到运用。

随后,张凯翔(2009级校友)以其“矿业律师”的独特视角,为律师如何定位自身价值、如何服务客户与产业以及如何挑选潜在行业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张凯翔律师对律师综合服务的思考和定位也引发了校友们的关注和探讨。

紧接着,五位线上嘉宾逐一进行分享。李春艳(2009级校友)讲述了自己从香港律所到香港资管机构法律合规团队的职业路径,并就跨境资管与合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张伟国(2011级校友)分享了其创办AI广告合规审查产品的经历,并在线展示了AI技术在法律合规领域的应用场景,阐述了AI技术赋能法律合规审查、解决客户合规需求的商业潜力。杨俊(2011级校友)则从跨境电商法务合规的实践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对海外消费者市场监管趋势的理解以及出海法务在法律制度适配等方面会面临的挑战。崔璨(2013级校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初创公司法务所需具备的实务能力和综合视角,还进一步提出了APP出海过程中合规管理和内容创造性之间的平衡思考。 

最后,线下参会的张文涵(2015级校友)从外所税务法律服务的角度,介绍了税务服务中不同客户的特点与需求。张文涵校友也分享了对不同类型的外所发展的观察,向年轻校友们提出了就业建议。

各位嘉宾分享结束后,现场及线上校友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就非诉业务面临的困境与机会、不同职业道路路径的选择与挑战以及未来新业务领域的探索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非诉法律服务行业亟待转型、调整和突破。本次交流活动的初衷是为从事不同非诉业务的校友打通认知壁垒,促进经验分享与思维启发,期待通过本次交流,可以让校友们从实务经验、行业趋势与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共同探索新经济形势下非诉业务的发展空间和突破方向。 

特别鸣谢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阿尔法职业发展基金项目为本次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感谢北京分会理事彭奕然、校友张佳宁为本次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