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我院茅少伟老师“法学教育的理想与行动”公开课成功举办

2020年8月6日晚,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法学教育的理想与行动”的线上公开课成功举办。此次公开课由助理教授茅少伟主讲,并进行实时直播。

法学教育是什么?它承载着哪些功能和目标,又存在什么问题?公开课上,茅老师首先从理念角度剖析了法学教育。他指出,高等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类,法学教育可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法学本身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旨在培养特定职业人群。因此,当我们在谈论法学教育时,应该着重强调专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法学教育应是面向法律职业和法律实践的,是在总结吸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式进行培养,而非直接、纯粹的实务教育。他进一步剖析道,法学教育应经历四个阶段,即通识教育、基础法学、高阶选修和实践教育。通识教育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智识技能,包括阅读、写作、沟通与表达等;基础法学阶段应对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专业基础课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高阶选修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其选择的专业领域进行深耕;而实践教育阶段则是理论学习与实务工作的衔接,使学生将其所学应用于实践。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当前法学教育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阶段的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等智识技能训练不足;在基础法学阶段,基础课所占比例不足,大量必修课并非“基础课”;高阶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与基础课无差别,均以讲授为主,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够;实践教育实质缺乏真正的实践指导,社会相关单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还不足等几个方面。

随后,茅老师将我国的法学教育与德国、美国的法学教育进行比较,提出可以“他山之石”攻玉。德国的大学入学竞争较小,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已由中学承担,因此德国的大学教育主要为专业教育。法学学习从基础科目逐渐过渡到高阶科目,授课形式以大课讲授加小课研讨为主。同时,德国严苛的司法考试制度也对法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国法学院非常重视基础科目,学习时间长,法学生从入学到通过全部的司法考试至少需要七年时间。但德国法学教育模式也被批评为,成本过高,过于专注诉讼领域,对非诉领域的涉猎太少。美国的法学院一年级主要安排财产法、合同法、侵权法等基础课程,二、三年级为选修课。其注重的并非简单的知识汲取,而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育方面,法学生在校期间将主要精力投入了学习,其实践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实际上是律所、法院等机构,它们提供的完善的培训体系能使法学毕业生快速融入法律实践。然而,美国的法学教育也存在缺陷,例如因高昂学费造成的阶级分布不均,以及培养的学生过于追求商业利益而丧失道德理想等。

以上法学教育的问题均有前辈指出并提出了改革构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正是吸收这些构想而诞生的创新性项目。STL同时提供美国法J.D.和中国法法律硕士教育,并在培养模式上做出了改革。

同时学习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带来的到底是割裂混乱还是有机融合?对有志在中国从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普通法有何意义?茅老师指出,首先,中国法本身具有众多的复杂性和可能性,并不能被单纯地划分为大陆法或普通法中的一种,学习普通法是理解中国法的一个途径。我国的法律本身是吸收借鉴不同法系的结果,例如在民法、刑法等方面,我国法律受德国影响较大;而在经济、金融以及信息等法律方面,美国的法律也对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年,我们同时迎来了《民法典》的颁布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发布,这也是融合两大法系的体现。其次,学习普通法也是适应全球交往、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随着跨国交往的深入,从事相关业务的法律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外国法律。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对法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国两制三法域”其中也包含了普通法。此外,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之间的共通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它们作为成熟的法律体系对处于法治现代化建设中的我们具有强大的借鉴意义。法治现代化需要博采众长,发展出一套适合本土的操作系统,而普通法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解现代法治的视角。

最后,茅老师也表明,法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法律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基础的智识技能、法律专业技能和重要的实务技能,而法学院的教育是有限的,受制于各种因素,无法在以上方面做到尽善尽美。STL充分认知其面临的客观局限,并探索新的法学教育模式,其特点可概括为:“一种专业教育,两个学位项目,三类核心技能,四步教育阶段,五大课程类型。”STL提供的是法学专业教育,同时提供美国法J.D.和中国法法律硕士两个学位项目,注重培养三类核心技能,即找法、释法,和用法的能力,遵循通识教育、基础法学、高阶选修、实践教育四步教育阶段,提供理论、基础、技能、高阶、实务五大类型课程。STL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一大重点是革新基础课的教学方法,由追求完整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培养专业能力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其过程可概括为“问题意识——案例主导——规则重述——体系收敛”。此外,STL还提供专门的核心技能课程,包括与司法实践相关的案例研习课和商业交易相关的合同写作等课程。法学教育关系法治建设,而法治建设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事业。STL希望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做出探索、贡献经验,也希望社会予以关注和支持。

在提问环节,同学踊跃地向茅老师提出了法学教育、学习、就业等方面的疑问,茅老师一一予以解答。本次公开课最终圆满结束。(公开课回放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上一条:优秀毕业生专访 | 倪瑞章:知易行难,锲而不舍 下一条:我院2015届校友丁丁获2020年CLECSS十大杰出青年法律人并接受采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