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生风采 | 李泰然:戎装岁月佩胸前,不弃初心再捧卷

人物简介

李泰然,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英文简称“STL”)2020级新生。2013年毕业于陆军装甲兵学院指挥系仿真工程,入学前在基层作战部队任职6年,历任排长,政治处干事,副指导员,副连长,参谋。在校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连续4年获评优秀学员。任职期间,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

01. 十年戎装

“我叫李泰然,2013年毕业于陆军装甲兵学院指挥系仿真工程,入学前在基层作战部队任职6年,历任排长,政治处干事,副指导员,副连长,参谋。”

这样一段自我介绍,在国法新生中着实是少见的。笔者得知李泰然的经历后,也先是惊讶,然后转为由心底发出的敬佩,当然也不乏悄悄滋生的好奇。从进入军校到从部队辞职,是整整十年光阴,李泰然谈起那段日子的时候,眼中亦满是怀念与自豪。刚踏入成年的泰然也并不确定自己未来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但他渴望得到磨砺和锻炼。正好家中有长辈也是装甲部队的军官,在这位长辈的影响下,李泰然对军校有了深深的向往。

回头看,在部队系统度过的难忘岁月中,许多变化也悄然发生。“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抗压能力提高了。”他回忆道,“我所在的部队是全国最早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之一,工作和训练都比较累,每年会有至少4个月在野外驻训。好的方面是,在繁忙的工作和训练之下,我也逐渐学会了在压力中自我平衡和调节。”

坚持也是李泰然从部队经历中学到的重要一课。这不仅体现在部队生涯中,也反映在了后来他准备法考和考研的历程中。李泰然坚定地告诉笔者,对于普通人而言,持之以恒比天赋更重要。有了正确的方法加上足够的意志,往往能做成事。这如同他热爱的长跑运动,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对他而言,慢慢接近自己的身体极限是一项很有成就感的体验。

(左为李泰然在训练中)李泰然讲述了过去种种难忘的故事。他描述在边境野外驻训时去到的高原冰川、戈壁荒漠、连绵大山,还有那些与世隔绝、和狂风沙尘暴日日相见、缺水缺电,“像是离开文明社会去做野人”的日日夜夜。

“2014年我在石家庄陆军步兵学院参加了一次军事技能体能比赛。比赛从半夜1点持续到次日10点,中间穿插战术,定向越野,通信,射击等很多科目。记得当时半夜走错了路,由于没有一点光,差点滑下山崖。我们是十人一队,有队友途中受伤,虽然每人身上都扛着三四十斤的东西,但还是都争着帮受伤的队友拿物资。”李泰然说,这是他最为难忘的一场训练。尽管他承认,面对选择的时候,队内也会产生矛盾和分歧,但是最可贵的是队友们都懂得绝对服从指挥,藏起执拗与好强,以大局为重。

部队生活纵然不易,回忆起这些在常人看来艰苦恶劣的环境时,李泰然眼中却充满光彩,仿佛曾经潜伏身边的种种危险不是荆棘丛,而是值得珍藏的玫瑰园——因为他从来不是孤单的,而是有一群并肩训练、共渡难关的战友。他和自己的兄弟们一起适应万变的艰苦环境,学会苦中作乐,不悲观,不抱怨。他朋友圈里还存着在最偏远的地方拍下的最震撼人心的星空轨迹与日升月落,那蕴含着他对自然的体悟,也融入了他自身的感受与体验。

(以上均为李泰然朋友圈截图)“我觉得,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让我平静下来去思考。其实我以前是一个比较毛躁的人,经过这些比较特殊的环境磨砺,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淡定了很多。”提到那些做“野人”、跋山涉水练体能的日子,李泰然笑道。

(左为李泰然在训练中)02. 又焕新颜

在军校期间,李泰然荣立三等功一次,连续四年获评优秀学员。任职期间,更是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战友喜爱他,领导也赏识这个吃苦耐劳又聪颖的小伙子,人生的道路似乎已经预设好,并且在按照十分清晰而稳定的方向前进。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原有的道路,转而选择法律呢?

“其实真的很多人,熟悉不熟悉的,带着好奇或者质疑的,都这样问过我。”李泰然耐心地回答,“有一点是绝对确定的,离开部队并不是说我不适应或不喜欢部队。恰恰相反,我觉得十年中我已经完全适应,而且也喜欢和战友们一起的集体生活。”

选择法律硕士,源于李泰然内心对法律的向往与追求。李泰然的父母是法律领域工作者,他从小就听父母在饭桌上讨论案子,听大人们讲一些浅显的法律知识。后来去了军校,他积极参加辩论比赛,在部队时,他也总是关注法律相关新闻。法律是他从未间断追求的兴趣爱好。

比起当时选择本科学校时的青涩与不确定,在工作的六年里,他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热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李泰然决定,要一步步接近心底的目标。他通过每天工作之余的三四个小时自学,利用碎片闲暇时间来巩固记忆,在2018年就一次性通过了法考。但是,这样优秀的成绩没能让他满足,李泰然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受到过专业的法律教育,从而也就缺少真正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期待能登上新平台、打开执业新领域的他,毅然选择了考研。

03. 风雨过晴

虽然李泰然早已坚定自己的追求,但身边的亲朋好友却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他的选择。诚然,放弃部队的工作意味着放弃长时间的经验与资源积累,同时还要和众多考生一起卷入考研的激烈竞争,被不确定性裹挟向前。“所幸我的父母一直给予我很多信任和支持,而其他亲友虽然不怎么理解,也依旧帮助和鼓励我。”回首过去,李泰然很感激身边亲密的人们在那段他奋战考研的日子里给自己带来的温暖。

除了家人朋友给予的支持,李泰然自身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从去年6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时间已经很紧迫。他无奈表示,自己不擅长背诵,这导致十一、十二月份压力非常大,并且精神高度紧张。不过在艰难的备考历程中,他还是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和法考有一些不同,法硕中,硬性背诵是一个关键点,但也得要明白其中的逻辑,将其理顺,抓住背诵的主干部分,做到各科平衡,这样分数就不会太差。再者就是戒手机,提高效率。”李泰然甚至没有选择在家中备考,而是在另外一个城市,隔离外界纷扰,一心努力看书。“记忆、背诵、反复多次!”他的考研之路没有捷径,只有辛勤耕耘。除了自己的努力,李泰然由衷表示,自己最难忘和感谢的还有之前认识的STL学长学姐的打气与帮助。STL是他决定考研后的初心,也是他最终的选择。

(图为李泰然在参加辩论赛)04. 结缘国法

采访当天是午后两三点,阳光正好斜斜照入国法宽大的玻璃幕墙,懒洋洋地爬上泰然坐着的沙发。

“我真的很喜欢STL。”为了不打扰到不远处正在自习的同学,泰然声音很轻,但却格外坚定认真。

还没离开部队的时候,刚生出考研想法的他已经开始关注STL。在李泰然眼里,STL的特点恰好是他所追求的。无论是“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宗旨,还是特有的美国法的教育,都具有极大吸引力。同时,他觉得之前备战法考的经历也很有帮助。“在对成文法有了解的情况下,再去接受全新的判例法的教育,去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探讨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件很吸引我的事。”另外让李泰然感慨不已的是,STL注重学生的多元化背景与发展培养,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在不同领域的融合下,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定位。除此之外,STL最让他敬佩的是这里严肃的治学氛围与态度,这体现在高强度的课业任务,和各种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亲身体验了师生在课上和课后围绕案例分析、语言表达等方面不倦的探讨后,他更加确信,这就是他心中所设想的一所优秀法学院应有的样子。

05. 恰同学少年

“虽然有时候真不懂同学们说的‘yyds’是什么意思,但除此之外,其实和大家都能聊得好、处得来!”泰然提到了有人试探性问他和周围同学有没有“代沟”的故事,自己也不由得笑出了声。不过,乐于助人、又更加成熟的泰然,确实也成为了不少同学们心中亲切的“老哥”。

来到STL一个月,他由衷感叹,周围的大家聪明认真,且多才多艺,能在这样短时间内交到这样一群优秀的朋友是件非常开心又荣幸的事。学习上,学院里善于步步提问引导、讲课风格幽默风趣的老师们,也让本身有挑战性的课程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STL真的是一个很适合静下心来学习的地方。”李泰然总结道。

在国法的生活着实忙碌,然而在空暇时间,泰然还是会憧憬自己往后的人生。他知道自己会长跑更多的距离,摄影机里也会留下更多美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在未来“依然能做事果断,保持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做丰富、真实的人。”

(图为李泰然在翻阅法律书籍)

采访/文字:钱书茗

图片:李泰然、田青

上一条:我院张一帆同学团队参赛项目在北京大学第二十届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下一条: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0院内模拟法庭决赛完美落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