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我院党支部举办《民法典》学习主题“云党课”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此背景下,2020年7月27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文科党支部联合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学生党支部举办《民法典》学习主题“云党课”。党课由我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文科党支部书记曹斐主持,茅少伟助理教授受邀主讲,文科党支部和STL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参与讨论。

主讲人茅少伟老师从“民法典概述”和“新制度选谈”两方面带大家学习了《民法典》和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精神。

茅老师首先从“民”“法”“典”三个角度概述了《民法典》的特色。《民法典》之“民”表示《民法典》调整的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之“法”的特色在于它是实体规范,与其它部门法相比,《民法典》中用于辅助自治的任意规范居多,裁判规范较多,行为规范较少。《民法典》之“典”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从中国的历史上看,“法典”向来是是中国传统的立法形式,是国家的标志;从近现代法制的传统来看,法典也是成文法国家法治繁荣的标志;从中国现处的发展阶段看,《民法典》是对中国制度和发展经验的总结。 接着,茅老师选取了《民法典》中的成年人监护、居住权、住宅续期、优先承租权、个人信息保护、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离婚冷静期、遗嘱信托和高空抛物等新制度,解读制度的规范性质和它们反映出的社会生活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茅老师强调,《民法典》本身只是基础法,面对日后将出现的新业态和新问题,《民法典》的功能在于提供的思考起点,妥当的技术和价值判断的基础。 在交流讨论环节,曹斐老师总结了茅老师的发言要旨,她指出,在法律规则爆炸的时期,《民法典》的出台表明立法者在梳理现存规则,希望打通各个领域的脉络,这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曹老师还从学者、社会个体和党员三个角度,分享自己今后应当如何学习《民法典》的想法,并号召各位党员学习民法典,贴近新时代。何慕宇同学与大家探讨了“寻找高空抛物元凶的鉴定费应当由谁承担”的问题。陈柯如助理院长就高空抛物等制度和应当如何向未成年人宣传和普及《民法典》等问题与大家展开了探讨,强调党员们要与时俱进,坚持学习,支持和助推中国的法制建设。茅老师最后补充总结道,同学们在学习法律时不能局限于立法技术本身,而要有一些更宏观的视角与认识,并指出,《民法典》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反映了就业、住房、养老、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社会事实层面上涌现出来的新的问题。

此次“云党课”深入浅出,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参与线上学习的党员,无论专业是否是法学,都在宏观层面对《民法典》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切认识到《民法典》背后反映的社会生活新问题和价值取向以及《民法典》对于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上一条:优秀毕业生专访 | 许睿:做闪闪发光的自己 下一条:优秀毕业生专访 | 徐菁:不悔来路,不惧前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