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优秀毕业生专访 | 黄少汶:保持热爱,常有惊喜

个人简介

黄少汶,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铁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她曾代表学院在“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中获循环赛最佳辩手;在Vis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北京邀请赛中获团队亚军和半决赛最佳辩手;在Moot Shanghai国际模拟商事仲裁庭上海邀请赛中进入八强;在“广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中获团队冠军、申请人方最佳辩手和最佳书状奖。她曾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国际案件处、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金融部、英国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争议解决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跨境争议组实习,即将入职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跨境争议组。

按语:初识黄少汶学姐还是在她本科毕业之前,那时候就觉得她身上有种“气定神闲”的气质,仿佛总是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一直从容不迫地努力。从学姐的履历上可以看到许多标签,诸如“学霸”“仲裁”“模拟法庭”“实习经验丰富”等等。而标签之下,我看见的是一个有趣的灵魂,是一个满怀热忱又脚踏实地的追梦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学姐和她与STL的故事吧。

1. 学姐当初为什么选择STL?如果回到三年前,学姐还会坚定地选择STL吗?

最开始了解到STL是2014年,我第一次参加贸仲杯比赛的时候。当时在决赛场上,代表STL的王弼宇学长和禹雅典学姐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促使我进一步了解STL。由于我从本科阶段就十分希望未来从事跨境法律实务,而STL所提供的美国法和中国法双轨并行模式正好可以满足我了解普通法系、同时加强中国法学习的需要,并为我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可能。三年过去了,我在STL学到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大量法律实务技能印证了我三年前所做选择的正确性。

2. 在STL最喜欢或者觉得最受益的课程是什么?

STL为我们开设了丰富的美国法课程和中国法课程,我非常喜欢学校的这种全面的课程安排,并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在律所接触国际商事仲裁实务工作后,我发现英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问题意识、法律逻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案件,如何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并用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才是关键。从这个角度上讲,对我而言,茅少伟老师的民法案例研习、高级法律检索与写作两门课程使我受益良多。虽然作业量很大,但是这两门课通过案例教学和法律写作上的高强度训练,大大强化了律所工作所需的法律研究、法律写作等技能。

另外,基于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我修习了Mark Feldman教授开设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和Treaty Arbitration两门课,他在课上对于跨境交易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和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结以及对仲裁热点问题的解读,对于我理解、分析、处理实务中接触到的案件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 学姐在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上着丰富的经验,数次获得最佳辩手,能否分享一下模拟法庭的经验、收获或者心路历程?

模拟法庭比赛是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我的学习生活甚至职业规划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参加模拟法庭比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特别是能让参赛者在团队合作、文书写作、口头辩论、临场应变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提高。另外,参加模拟法庭比赛也是接触和了解商事仲裁的一条捷径。当然,模拟法庭的赛程安排时间紧、周期长、任务重,准备的过程会比较辛苦,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情;如何平衡比赛和学习生活,尤其是对于STL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但经历过,就是一笔财富。

4. 学姐参加了在维也纳举办的Vis Moot全球赛,想必一定和多国辩手有过较量,你觉得大陆法系国家和普通法系国家的辩手有明显的风格差异吗?你觉得中国学生在国际模拟法庭赛事上的表现如何或者和顶尖辩手的差距在哪里?

Vis维也纳全球赛是一次难忘的跨法域文化交流经历,不同法系不同法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关注点都会有所不同。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维也纳比赛时我们被欧洲仲裁员问到的问题,很多都是我们在国内参加pre-moot的时候所没有碰到过的,仲裁员和对手对于同一个事实的理解和运用往往也有很大不同,这些思维方式和关注点的差异可能也是导致中国队伍较难在国际赛中登顶的原因。

5. 学姐从本科开始的模拟法庭、实习和海外交流都和国际商事仲裁有关,是什么让你产生了对商事仲裁的浓厚兴趣并将其确定为职业发展方向的呢?

大二时第一次参加“贸仲杯”给我打开了商事仲裁的一扇门,之后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地感受到仲裁既有对抗性又不失灵活性的魅力,并开始积极寻找多角度了解商事仲裁的机会。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交流时,通过修习英国国际私法和英国仲裁法课程,我得以从不同国家的视角认识跨境争议解决。后来在贸仲和律所的实习又让我从国内仲裁机构和律所的视角了解了国内仲裁和国际仲裁。这些实践经历既让我了解了书本之外的仲裁,也让我更加确定了从事仲裁相关工作的想法。

6. 学姐在贸仲和律所都有过商事仲裁相关的实习,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在仲裁机构和律所实习的经历和收获吗?

当时我在贸仲国际案件处的主要实习内容是协助指导老师进行案件程序管理,具体包括起草程序函件、参加庭审、整理案卷、处理与仲裁有关的行政事务等。通过三个月的实习,我对于贸仲规则下从申请人提起仲裁到裁决作出的整个仲裁程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包括仲裁申请材料的审查标准、仲裁文件的送达流程、仲裁程序进行中可能导致程序延宕的影响因素等等。可以说,在贸仲的实习经历是一次难得的全面了解仲裁程序的机会。

律所实习方面,我先后在国内/涉外争议解决团队及国际仲裁团队实习,前者使我对于律师处理国内诉讼、仲裁案件的基本流程有了初步了解,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检索能力,并且对于未来自己在研究生阶段应当着重培养、提升的能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国际仲裁团队实习时,我在STL所学的国际仲裁理论、普通法检索技能和英文文书写作技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应用,对于国际仲裁的基本流程、工作模式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国际仲裁业务的灵活性、多元性、专业性。除此之外,实习过程中带教律师和其他同事也给予了我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我十分喜欢团队严谨却不乏活力的工作氛围,这正是我所向往的职业发展平台。

7. 学姐对于想要从事商事仲裁的学弟学妹有没有什么建议?

对于已经对自己职业规划有较为清晰定位的同学,如果希望未来从事仲裁实务,不妨考虑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1)修习学院开设的与仲裁相关的课程,例如《国际商事仲裁》和《条约仲裁》,打好仲裁理论基础;(2)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机会,参与Vis Moot和Frankfurt Investment Arbitration Moot Court等与仲裁相关的模拟法庭,学习检索技能,提高文书能力;(3)寻找与仲裁相关的实习机会,包括仲裁机构、律所的争议解决团队等,积累一定的实务经验;(4)关注仲裁领域的动态,实时更新自己的仲裁知识库。

8. 我注意到学姐是纵横汉字输入法全国纪录的保持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输入法,它对你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纵横汉字输入法是由香港爱国实业家周忠继先生发明的一种仅使用数字小键盘的输入法,单手输入不同的数字组合便可以打出汉字。我是在2004年小学三年级时开始接触到的,随后一直参与训练到了初三。输入法本身可能只是一项技能,但参与全国各地的竞赛、活动提高了我的胆识和定力,开拓了见识和眼界。

9. 在STL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有什么遗憾,如果时光倒流,你还会选择做什么?

比较遗憾的就是跟教授们的课堂互动和课后交流不够多。STL的教授都非常关心学生们的成长,除了在课堂上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尽力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更在课下提供了诸如office hour和individual meeting的交流机会。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希望自己更加积极主动一些,可以和老师、同学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10. 临近毕业,学姐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说吗?

无论是在国法学习生活过程中,还是踏入社会,一以贯之的是要学会保持谦卑,热爱生活。前者使人自省,后者则使人从容。我想跟大家分享汪国真先生的一句诗,“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希望学弟学妹们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热爱中,收获意料之中的惊喜。

上一条:专业与人 —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教师代表茅少伟教授致辞 下一条:我院Danny Friedmann教授就新文章发表接受采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