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创一代”毕业十年访谈|蔡博文:常驻中东八年,一名驻外法务的职业历程

蔡博文,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英文简称”STL”)首届校友,2012年毕业后入职华为工作至今,历任案件纠纷管理部律师,华为沙特子公司法务主管,现任华为中东地区部法务总监。

一、STL精神财富:面向未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Q. 师兄好!终于有机会和您聊聊了,很好奇您作为第一届STL学生,当初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了STL呢?

蔡博文:师妹们好!我本科学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第一次看到STL的J.D.项目其实还是不太了解的。当时我的一位同学,本科学习法律之后去美国读了LL.M.,通过和他的交流我大概了解了这方面的信息。

此外对我影响更大的是我的大学导师。考研之初我选择的是本专业方向,但他建议我可以考虑加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行业。2003年我上本科的时候,当时很少有人用正版的Windows系统,盗版软件非常流行。他当时告诉我中国缺少的是既懂IT技术也懂法律,能把中国的本土软件做大做强的人才。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这位导师当时给我的指引。

了解STL之后,我就中途改变了考研方向。现在仍感到当时做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现在做的已经不只是知识产权保护了,还拓展到贸易合规领域。既是在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也是在为民族崛起添砖加瓦。

Q. 师兄您刚刚提到您本科的专业也是和IT有关的,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下在职业发展中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专业背景优势呢?

蔡博文:我本科学的和编程管理相关,因为理工科背景,我对华为公司的技术方面了解一些,因此在处理相关事务的时候上手更快。

我觉得保持好奇心、多学一些东西很重要。我平时会用Kindle读书,强迫自己每周都要读书,一年至少要阅读完10本书。这些知识储备可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和你的实际业务发生联系,多增加一些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具体事务处理得越多,越觉得律师像一个 “杂学家”。

在职业发展方面,我是从普通律师开始做起,到沙特的国家法务主管,再到现在中东地区部的法务主管。我现在负责管理一个由六个中国律师,和十几个本地律师组成的团队,我也一直鼓励他们多了解一些知识,保持一颗好奇心。平时我在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比如金融之类的,也都是从0学起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要放大自己的优点,在本科知识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拓展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对于就业一定是有帮助的。

Q. 嗯嗯,知识面扩展真的非常重要,那您觉得在STL学习的美国法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蔡博文:其实我也思考过学习美国法的意义是什么,毕竟大部分STLer还是在国内工作的。但STL教学带给我们的帮助,是很深远且惊喜的。举一个小例子,我在伊拉克处理一个行政诉讼时,需要查阅当地通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很意外的是,读了几条法规之后,我发现它是比较典型的美式法律语言。正是由于在STL的所学所知,即使是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国家的法律,也能很快上手。在处理涉外法务时,这样的小惊喜总会时不时出现。

在STL的美国法学习经历扩大了我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不同法系、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法律相通的部分越来越多,比如合同里的诚信交易、延迟交易、合同终止条款等等。基于法律的共性,我可以更高效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现在掌握的知识,可能会在未来处理某个重大案件或交易时,给你带来巨大的帮助。

除了比较直接的帮助,中美法律的学习塑造了我们的逻辑思维。我清晰地记得,我的刑法教授说过,学习法律,尤其是不同国家的法律,需要深入了解其底层逻辑和方法论,然后再运用它处理将来未知的事务,而不是试图穷尽对每一种事务场景的学习。

有了这个能力之后,你就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就是STL教给我们的:面向未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Q. 那您认为我们现阶段应为将来更好就业做哪些准备呢?

蔡博文:首先,老生常谈的,知识储备,这方面格外重要。简单来说就是要尽量提高GPA。但其实不止是这样,除了应试技巧以外,知识需要内化吸收。现在不管是律所还是像华为这样比较大的企业,都有笔试这一关,如果笔试成绩不太理想,会影响录取情况,甚至影响面试资格。

另外,要利用好我们STL的平台,多尝试多了解,多积累实务经验。STL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的经验积累方式。比如参加大牛的讲座、校友访谈,多和学姐学长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实务经验。还有更直接的,多出去参与实务,也就是多走出去参加实习、学习。一方面是通过多见多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细化未来的方向;另一方面积累更多一手经验,有利于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对于实习机会,STL的学长学姐是我们的一个优势资源,也可以多去参加讲座,认识更多优秀的前辈,有机会建立自己的人脉,对增加实习机会有很好的帮助。

二、华为执业之路: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Q. 师兄觉得公司法务和律所工作的区别是什么呢?您认为一名优秀的公司法务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面呢?

蔡博文:从我的感受来说,公司法务跟律所相比,总体上就是广和精的关系。但是我觉得具体情况要看实际需求,到底孰是孰非很难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即使是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最终个人发展还得看能力,优秀的总是少数。

像华为这种全球业务广布的公司,对于不同部门法务的要求会有所差异。就国内而言,法务部的律师会被分配到不同的专业组,主要负责某一法律领域内的事务,比如合同法组、劳动法组等,更偏向于“精”一些。但是在国际业务方面,虽然华为在全球的人员分布很广,但每一地区律师数量有限,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知识技能“广”一些,以便应对各种问题。

打个比方,华为国内总部的法务部就像一个三甲医院,不同的问题由不同的科室解决,各科专家各有所长。但到了国外的区域总部,可能就是一个县级的二甲甚至是一甲级别的小医院,再到海外的国家级别,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律师,那就是诊所级别了。在这种二甲一甲甚至诊所级别的医院,如果只提供专一方面的服务显然就不合适了,必须提高综合执业能力。

出差巴格达,在巴比伦酒店门口留影

Q. 师兄可不可以和我们分享下毕业后,您选择华为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

蔡博文:我选择华为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过程。在我就读期间,STL举办过一场圣诞晚宴,邀请了很多企业的法务,我碰巧和华为当时来的律师聊得很投缘,也听他分享了很多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体会。这样的工作内容十分吸引我,我觉得可以很好地将在STL的所学应用于实践,所以就有了要加入华为的想法。

我能顺利加入华为,也要感谢STL的老师们做了很多努力。我们第一届的四年学制比较特殊,毕业前拿不到毕业证书,就无法提前入职。老师们积极和华为负责人沟通,最后促成了我们的提前实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华为有很多涉外业务,实际上对我们学院的学生青睐有加。

迪拜哈里发塔

Q. 那入职以来,您在华为法务部的工作体会是什么样呢?

蔡博文:华为法务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公司奉行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说在你所负责的地区里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都需要你来解决。而且由于华为海外的律师比较少,即使是新入职的律师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我当时入职不久,就遇到了一个超过一千万美元的税案,我需要做很多艰难的决策,包括如何选择外部律师,如何准备内部证据并进行起诉等工作。这些都需要衡量利弊、需要承担后果,而不只是完成上司分配的任务。在这样的高压力、高强度下,工作能力的提升是十分迅速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海外的律师就是孤立无援的,华为法务部有比较成熟的层级管理体系,会为新入职的成员提供指导,也会为负责各地区的律师或法务小组提供支援。尤其是在当地国家只有一位或者两三位律师的时候,一个小团队怎么把一个大事情处理好,这很有压力,也很有考验性。但一旦坚持下去,往往能取得好的结果,这就是成长。

克服困难,通过挑战,迅速成长,我觉得这是华为的特色。

在巴林参加半马接力,三公里创造14分半的个人最好成绩

Q. 师兄能否介绍一下您在华为的法务工作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蔡博文:华为法务部的工作主要包括传统的三大模块,以及一些新兴业务。

首先,毫无疑问我们的本职工作是诉讼纠纷。一般来说在企业工作,比较常见的是劳动合同纠纷,供应商纠纷等。主要涉及劳动法和合同法,这两方面属于公司法务的传统阵地。

第二大模块是交易支撑,也就是通过律师的实务技能去促成新的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一味地强调自己利益,修改客户的合同条款,是无法建立长久稳固的商业关系的,只有互利互惠,既站在自己角度,也思考他人利益,才能更好地促成交易。

所有的谈判本质上是利益交换,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大家都是有一定的利益诉求。这时候,如何平衡好双方的利益关系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合同条款谈判中,有时需要做出一些让步,即使你不想做让步,也要和对方沟通,获得对方的理解与信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怎么协调双方的利益,来最终促成交易达成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同时要建立在你对公司和对方足够了解,以及熟练的谈判技巧之上。

第三模块是合规。合规是业务运作的基石,也是华为常说的:“我们遵从经营所在国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既然如此,就要了解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但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浩如烟海,律师应该如何入手?如果从学生思维出发的话,答案可能是好好研读他国法律,采取一个“从法条到实践”的顺向的“学习性”过程。但这样往往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而又与具体问题存在一定断层。所以我的经验是进行合规工作时,采取一个“从实践到法律”的逆向过程。你得先了解公司的业务,可能会涉及到哪些政府部门,涉及到哪些上下游产业,根据这些结论再去反推哪些是可能和法律相关的,然后再有目的地从法律中寻找答案。

这是传统的三大块:诉讼、交易支撑、合规。

此外,现在中资企业正在更积极地走出去,开展海外业务。他们有时会找华为咨询海外初创期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会主动地沟通,提供帮助。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海外也能参与一些国家的立法工作。大部分国家和国内一样,立法草案会进行公开咨询并提供反馈渠道,征求大家的意见。华为作为在一个高科技领域有一定成就,并且在全球设立分部的企业,可以提供全球视角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华为的意见对于海外国家立法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特意义。比如我现在常驻的国家是巴林,去年颁布了七个个人数据保护法执行细则草案,在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我带领团队积极参与,最后绝大多数建议都被采纳。比如原草案有强制购买个人数据保护保险的要求,我们向立法机构反馈了其他国家没有这项要求,而且疫情期间颁布增加企业运作成本的措施,会降低对外资的吸引程度,最终执行细则的正式版取消了这一要求。

出差巴格达,出机场先穿防弹衣

Q. 作为中东地区部法务总监,师兄您的外派情况如何?常年在国外工作体会如何呢?

蔡博文:我在海外常驻差不多8年半了,我的妻子和孩子都一直跟着我,孩子一直在上国际学校,因为我家人一直在海外,所以我在海外待的时间也比较长,也挺习惯的,而且现在因为疫情回国确实不方便。客观地讲,学弟学妹将来如果入职华为,在海外和家人离得比较远确实是一个挑战。公司会提供一些福利,比如回国机票等,但是不管再怎么说,这确实是一个挑战。

我之所以坚定地留在国外,是因为任老板有一次参加我们内部的新员工座谈会,在会中一个新员工也提出了一些外派的相关问题,任老板的答复让我印象深刻。他鼓励年轻人要多去世界上走一走,在世界上都没走过,哪里来的“世界观”呢。他的鼓励让我意识到,有挑战才有收获,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个人选择问题,我们也可以外派了几年再回去。

巴林滨海走廊家庭留影

和女儿在海边捞到水母

Q. 确实,世界观的形成需要我们不断挑战自己,多走出去实践和学习,师兄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工作中有意思的经历呢?

蔡博文:在不同的地方走一走,了解当地的各种风土人情、美食佳肴,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中东这边大部分国家有半年是夏天,一般我们对中东的印象就是干燥闷热。但是有一年7月我去黎巴嫩出差,这次出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黎巴嫩。那天和当地的客户做完现场沟通后,我没换下西服就跟同事从办公室往食堂走,走了一会发现,在7月的正午,穿着厚实的西装打着领带却没感觉到热,看天气预报才发现当时室外温度竟然只有25度。这里特殊的地理条件使黎巴嫩和中东其他沙漠遍布的国家完全不一样。

黎巴嫩同时是一个滑雪胜地。在工作之余,和同事骑着雪地摩托在黎巴嫩雪域中翻山越岭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尤其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更是令人震撼。当时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中东小国的美景,发现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海外的这些经历增长了自己的阅历,也使我加深了对世界的了解。

出差黎巴嫩,周末和同事一起骑雪地摩托深入雪山探险

Q. 真的听起来好吸引人啊,师兄对我们规划实习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吗?

蔡博文:我觉得律所和公司法务都是很好的选择,大家都可以尝试。我个人觉得法务可能更容易出成绩,特别是在华为的工作环境里,是敢于给新人提供更多锻炼机会的,如果是在律所可能就是合伙人直管或者交给高年级律师主办。

第一次找实习一定要重视,有实习机会千万要抓住。不管是从简历上来说,还是对于个人的成长,这种接触实务的机会有很大助益。我们学院现在校友资源也非常丰富,同学们可以提早布局、提前联系。哪怕实习是从学习装订文件开始,对职业发展不见得没有帮助,我们每一次向法院、向客户呈递文件的时候,难道这些形式不重要吗?律师都是细节控,大家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打好基础。

三. 建议寄语

Q. 谢谢师兄!您对在校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或寄语吗?

蔡博文:当然希望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加入华为!华为对人才的态度是非常务实的,不管是在业务上还是待遇上,有耐心、有付出,在这里就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华为可以给大家提供非常多的锻炼机会,尤其是在外派方面,在国外独当一面、带领团队工作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帮助很大。另外初入职的员工,所能接触到的工作机会应该是比同级在其他领域的同学都要大的,当然工作难度和压力也是相伴而存在的。

无论STL的学弟学妹们走到哪里,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团体,希望大家能够早做准备,未来都有好的职业发展。根据我的个人观察和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理解,中资企业出海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国家希望民族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到世界上各个地区和国家,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法律服务市场,特别是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我们大家选择了STL,选择了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迪拜海景采访:邢嘉宝、袁林

图片:蔡博文

上一条:“创一代”毕业十年访谈 | 李超:从STL出发,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下一条:“创一代”毕业十年系列访谈 | 朱旭:清晰规划、踏实做事、打开格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