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创一代”毕业十年访谈|柳雅莉:立足优势,坦然迎战

柳雅莉,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英文简称”STL”)2012届校友,现任深圳市光明集团法律总监。在入职光明集团前,曾在国浩(北京)律师事务所从事六年投融资律师工作,主要的执业领域为保险资金投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企业上市及基金设立和投资,并担任多家国企、央企常年法律顾问。2017年起在中国再保险旗下私募基金投资平台从事投资工作,作为项目成员参与PPP项目及政府平台融资项目。入职光明集团后,负责搭建集团法务管控体系,并主导处理历史遗留投资纠纷以及本部及下属公司的投资法律业务,获评“管理贡献奖”、“光侨项目交易创新特殊贡献奖”以及“华侨城集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一、STL筑基期:夯实基础、拓宽思维

提到STL求学期间,柳雅莉还能想起当时初入校园时的振奋,法学前沿方向的交叉学习、教育背景多样的优秀同学,丰富了她的校园生活。本科商务英语的背景,虽然让她在考研入学时有所优势,但入学后同学们普遍较高的英语水平也让她感到惊讶和备具挑战。

虽然当时深研院周边设施不算完善,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同学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大家十分享受这种互相陪伴、富有活力的校园生活。白日共同进步的学习陪伴、夜里镜湖边小酌的谈心时刻,在这样的日夜里她结交了许多可以称作终生好友的密友,也寻找到了共度终生的伴侣。柳雅莉笑称,第一届五十多位同学居然产生了这么多对伴侣走上婚姻殿堂,也可以想象当时彼此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毕业留影

工作之后回头看,柳雅莉觉得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收获是STL培育的思维模式和法律实务技能。“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拓展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在工作中仍大有裨益的思维锻炼,帮助她以主动的方式活跃思维、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掌握的法学思维方法带她迈入法学专业领域的大门,正如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思维锻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使她在执业中不断精进自我,拓宽职业轨道。而类似《跨国法律实务》与《法律检索》的课程所授予的法律检索、法律文书写作、提取案件核心焦点等技能支撑她入职时即可快速上手工作,其中一些写作技巧甚至沿用至今。面对求职,柳雅莉一直积极乐观,当时出去实习的舍友都得到了雇主的积极反馈,加之“北大”这个身份带来的社会认可度,大部分同学都信心满满,这一批“创业者”们最后也为STL这个“试验田”交上了一份瞩目的好成果。

二、实战磨练,无限可能

执业至今,柳雅莉有过几次身份的转换。刚毕业时,受限于户口政策,放弃了本想从事的诉讼业务,选择加入国浩(北京)律师事务所,专注投融资领域。六年的历练帮助她训练商业思维、了解行业信息与宏观政策、磨炼与客户高效沟通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学习能力。跟随当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律师,她不仅在这片前沿“蓝海”得到了快速成长,从基金领域出发、到公司上市、并购、大资管等业务不断开拓自己的业务领域;也在前辈从人大教职转行律师的经验中看到人生的无限可能,不害怕人生的重新选择和定位。从生涩的学生到独当一面的律师,这六年的经验增加了她职业方向的更多可能。从律所离职后,柳雅莉先后加入中再资本和另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切换赛道,分别体验了前端、后端的业务。她认为这段换位思考的经历也十分宝贵,拓展了她在风险合规等领域的执业经验。

后来,她加入光明集团,负责搭建集团法务管控体系,并主导处理历史遗留投资纠纷以及本部及下属公司的投资法律业务。面对新的身份转换,柳雅莉感到十分兴奋,她重新建立企业内部权责制度、合规风控和监督体系,配套数字化、平台化系统,保障企业运营。企业法务的工作内容燃起她未圆的“诉讼梦”,股权争议、土地开发、城市更新等领域的项目充满挑战,而项目完成的那一刻也感到满满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快速提升,她也获得了工作单位的认可。

从律师到法务,柳雅莉坦言,虽然自己对律师的工作仍然充满信心,但由于家庭原因还是选择了转换赛道,因为法务的工作为她提供了更多时间和自由。这段身份转变也让她学会了从另一个视角处理法律问题,知道怎样更好地去做一个律师,这也是一段为未来铺路的经历。“该经历的经历过,该体验的体验过,我随时都有转换赛道再出发的能力与勇气。”变化对她来说并不是未知和恐惧,反而是一种新的激励和体验,这种新变化能刺激着她不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不惧挑战。面对未来,她还预想在达到了预定目标之后,从事公益律师的工作,从事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咨询或相关研究。

假期与家人合照

就诉讼和非诉业务的区别,柳雅莉认为诉讼由于其关注纠纷化解、争议解决,更让自己有法律人的体验;而非诉需要更多知识、技能的开拓,需要你落实了解客户真实的意图而不只是停留在案卷上的信息,跳出法律的框架建立商业思维,学习行业相关宏观和微观的信息,并建立全局性思维,这样的能力也正是法律团队留住客户的基石。

关于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职业选择,她认为在如今大力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历史阶段,国家需要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去履行自己的使命,正如这些年参加选调的国法学子们,他们排除了功利的想法和追求,心怀造福一方百姓的抱负,驻扎基层,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其他公务员岗位里面,个人能发挥法律方面的优势和特长,甚至参与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制度,相比于具体、琐碎的工作,这样的岗位也能实现更大的意义。而对于司法系统的工作,一方面个人仍然浸泡在法学专业领域接触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到双方律师的针锋相对,以中立的视角去看待法律问题。这种在专业领域的精进、提高的过程,也积蓄了未来转换赛道的底气。

许多人终生追求要达到个人最优和社会最优的结果,而正是过去的那些经历一步步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要相信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不会是浪费。脚踏实地,做好眼前事,好的结果亦是水到渠成。

三、松弛有度、打造差异化优势

在忙碌的法律服务行业,柳雅莉找到了调整自己节奏的生活模式。“在必要的时间完成必要的事,但在忙碌之余,也需要一些锻炼和旅行寻找放松身心的方式。”她坦言,自己最喜欢的状态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互相滋养成长,在工作学习之余游玩畅聊于山水之间。“学会释放压力是这个年代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柳雅莉和先生(同为2012届STL毕业生)的状态亦是让他们的许多朋友称道,从学院一同求学到毕业组建家庭,两个人的状态和感情都仿佛与在校时期没有太大变化。对于自己良好心态的保持,她谈到自己和先生都属于随心所欲、进取导向而不是功利追求的类型,拒绝比较和内耗,享受生活的快乐。在家庭生活中,两个人制定共同家庭计划并留有各自的空间,彼此在职业选择上进行调整。“我和他都属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能够抵住功利性的想法,尊重内心的选择。”

工作之外与伙伴爬山

面对目前很“卷”的氛围,柳雅莉建议学弟学妹不应盲目加入同质化竞争中争输赢,而是寻找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反而能得出一个最优解。成绩在她看来并非最重要的衡量指标,面试过程中,综合素质和临场反馈是她认为面试官更看重的事情。“也许对应届生来说一些大律所或大公司会有成绩上的硬件要求,但随着时间增长,成绩甚至不会成为需要展示的部分。工作中更看重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在面试过程中他们关注的是你是否具有合作能力,能否给团队带来更好的促进作用,能否成为好的下属。”对待求职,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挫败,因为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配套组成,工作上的拒绝也许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恰好因为团队已经有类似的成员,这也是求职“机缘论”说法的依据。

四、毕业十周年寄语

五四塔下镜湖边,塘朗山畔沙河岸,学院初兴揽众英才瞩目,十年硕果累累,助力青春梦成真。燕归来时,尽是春风得意。

愿长风再起,举明法明德之炬,推自由法治之门,登峰无限风光好。燕飞去时,皆是心怀天下。

采访:刘健仪、贺才真

撰稿:刘健仪

照片:柳雅莉

上一条:恭喜我院蔡金兰校友跻身2022年度LEGALBAND中国律界俊杰榜三十强 下一条:“创一代”毕业十年访谈 | 李超:从STL出发,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关闭